本报记者 方超 张家振 上海报道
虽然身处城市更新蓝海赛道,但有“城市更新第一股”之称的锦和商管(603682.SH)业绩表现并不乐观。
锦和商管日前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其营业收入为10.08亿元,同比下降2.3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5.07%;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334.07%。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自2020年上市以来,锦和商管归母净利润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已从2020年的1.56亿元降至2023年的0.99亿元,2024年更是大幅降至0.15亿元。
“存量时代不是终点,而是新赛道的起点。”锦和商管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不过,在主要收入来源于租赁与物业管理的背景下,锦和商管也面着临商办市场供过于求的挑战。锦和商管方面坦言:“上游面临项目资源获取难度加大,下游面临目标客户群减少、租金承受能力下降等市场风险。”
净利润波动式下滑
在业绩短暂回暖一年后,锦和商管业绩再度承压。
公开资料显示,锦和商管成立于2007年5月,主营业务包括城市老旧物业、低效存量商用物业的定位设计、改造、招商、运营和服务。2020年4月21日,锦和商管登陆上交所,在业内有“城市更新第一股”和“轻资产第一股”之称。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锦和商管实现营业收入10.08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33%;归母净利润为0.15亿元,同比下降85.0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9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34.07%。
2024年年报显示,在2024年前三季度,锦和商管归母净利润皆为正值,但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291万元,同比大幅下滑。
对于2024年营收整体下滑的原因,锦和商管方面解释称,个别承租运营项目仍处于爬坡期。“尽管部分项目出租率提升,但个别承租运营项目在2023年和 2024年中止或改变了商业模式。”
此外,锦和商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也下滑明显。锦和商管方面介绍,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影响,个别承租运营项目仍处于爬坡期,对损益表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
记者注意到,自2020年上市以来,与营收整体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锦和商管归母净利润呈现下滑态势。Wind数据显示,2020—2023年,锦和商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亿元、1.24亿元、0.97亿元和0.99亿元,增幅分别为-12.78%、-20.54%、-21.78%、1.85%。2024年,锦和商管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更是超过85%。
“2023年同期,锦和大宁财智中心项目改变合作模式,公司遵循新租赁准则的规定,与项目相关的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确认租赁变更,导致2023年同期资产处置收益金额较大,本期(2024年度)不涉及类似改变合作模式的情况。”锦和商管方面同时表示,2024年,基于谨慎性原则,并综合客观因素和未来业绩发展趋势,对部分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关于归母净利润的变动原因,以公司上市以来披露的定期报告中载明的原因为准。”锦和商管相关负责人此前向记者表示,“近年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及经营性净现金流呈持续上升之势,有息负债为零。”
以价换量加速去化
在城市更新赛道利好政策频出的背景下,锦和商管面临业绩下滑压力的原因何在?
据了解,早在2021年3月,“城市更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标志着上升为国家战略。自2023年开始,国家及地方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持续加码城市更新工作。
民银研究报告认为:“‘十四五’期间,预计城市更新总投资约为20万亿元,完成投资将达到15万亿元。”
作为一家轻资产运营的服务型公司,锦和商管主营业务和城市更新赛道密切相关。锦和商管方面表示,公司旨在助力城市更新,通过更新、改造、运营提升物业的商业价值。
记者注意到,锦和商管经营模式主要包括承租运营、参股运营和受托运营。例如在承租运营方面,据锦和商管方面介绍,主要系承租存量物业对其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和设计,改造成吸引重要目标客户群的文创园区、办公楼宇或社区商业。公司通过招商和后续运营、服务获得租金收入、物业管理收入等,该模式也被业内称为“二房东模式”。
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锦和商管在管项目73个,在管面积约140万平方米。其中,锦和商管承租运营的项目有41个,可供出租运营的物业面积约81万平方米;受托运营的项目有30个,可供出租运营的物业面积约52万平方米;参股运营的项目有2个,可供出租运营的物业面积约10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业务已覆盖上海市、北京市、杭州市、南京市等地,但锦和商管的核心业务仍主要聚焦于上海市和北京市,多座商办市场正处于供过于求的阶段。
仲量联行分析认为,上海市场仍有大量新增项目即将入市,租金仍处于下行周期,上海办公楼市场正在经历深度调整的阶段。
在此情形下,锦和商管也面临一定压力。锦和商管方面坦言:“公司在管项目多处于上海市、北京市、杭州市、南京市的核心地段,但一定程度上同样受新增供应的挤压,导致部分项目边际成交租金单价承压,公司管理层坚决贯彻年度经营计划,持续修复各项目的出租率。”
据了解,锦和商管经营团队通过提升园区服务、优化招商策略等多种举措以提升园区出租率,其中包括:“以价换量,加速去化,确保存量成熟期项目出租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受多重因素影响,锦和商管毛利率也处于下滑通道。Wind数据显示,2022—2024年,锦和商管销售毛利率分别为40.57%、28.68%、25.82%。这也意味着,锦和商管销售毛利率近三年来呈持续下滑态势。
“就目前商办市场的现状,公司在管项目出租率情况如何?是否有相关提升经营情况的措施?”今年2月,曾有投资者向锦和商管方面如此“发问”。对此,锦和商管方面回复称,在管项目出租率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陆续下行,经过2023年和2024年持续去化,目前维持稳定。
“同时,公司也在持续关注片区内市场环境变化,从项目改造、项目运营及增值服务等多方面提升在管项目品质,以提高出租率。”锦和商管方面表示,具体举措包括“积极维护存量租户,持续挖掘存量租户的续租及扩租潜在需求”“提升物业服务及运营服务水平”和“根据租户的需求不断提升交付标准和更为灵活的商务条件”等。
对于业绩下滑原因、未来如何修复毛利率等问题,记者日前通过致电并发送采访提纲方式向锦和商管方面寻求采访,但截至发稿未获进一步回复。
4月30日,随着最后一块花岗岩的干挂工作的顺利完成,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第二航站区市政配套项目隧道装修工程顺利收官。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第二航站区市政配套项目包含多条关键隧道,包括主进场隧道、东侧辅助隧道、北往西匝道、进出场环路隧道、商务区环路隧道、西往北匝道,隧道全长共计约2.1公
号称“非洲手机之王”的传音,正面临着近年来的最大市场挑战。2024年第一季度,传音的手机出货量达到2850万台(占全球9.5%),首次跃升至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厂商,超越OPPO和vivo。一年之后,根据IDC和Canalys的统计数据,传音均未被列入前五,归入"Others"类别,一季度销量低于22
4月28日晚,洋河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024年实现营收288.7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6.73亿元。2024年,在行业存量竞争持续加剧的环境下,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稳固提升产品品质,全面推动营销转型。2025年,公司将立足长远,构建以消费者运营为核心的品
4月28日,大湾区市民期待已久的K11 ECOAST海滨文化艺术区(简称K11 ECOAST)启航试运营。K11 ECOAST坐落于蛇口太子湾片区,总投资超百亿元、总建筑面积22.85万平方米,项目以“海湾上的艺术方舟”为设计理念,整体有如巨轮在阳光下折射出粼粼波光,与深圳湾的海浪形成视觉共鸣。▲K
观点网讯:4月28日,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金地集团营业收入约为59.6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6.58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76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19亿元有所减
5月1日起,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正式实施,《规范》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予以规范,被视为“好房子”的标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好房子”标准之下,房地产市场格局将被重塑,住宅产品品质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