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干预的学生在6个月内近视率下降了2.13%。”近日,记者从赛罕区教育局了解到,作为全国首批近视防控试点区,赛罕区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中取得新突破。2025年,赛罕区教育局将通过构建“1146”近视防控体系,实现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全流程、网格化精准干预,为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系统性、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创新课程 让护眼更有趣
“拇指弯曲,放在眼前,从外往里画圈,眼睛跟着手指动……”在赛罕区大学路小学呼伦南路校区,一堂别开生面的护眼课正在进行。与传统眼保健操不同,这套《灵动“睛”彩》无接触眼保健操融合了中医药特色课程与现代医学理论,通过手部动作和眼球运动,达到锻炼眼肌、提高眼肌兴奋度的效果。
“对于低龄儿童来说,传统眼保健操很难准确按压穴位,而且手部卫生难以保证,容易引发眼部感染。”该校教师李华介绍,“无接触眼保健操避免了这些问题,孩子们在做的过程中不仅能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还能提高专注力。”
五年级学生小明告诉记者:“我特别喜欢这套新操,每次做完,眼睛都感觉特别舒服,看东西也更清楚了。”目前,这套无接触眼保健操已在全校推广,成为孩子们每天的“护眼必修课”。
阳光运动 为健康添活力
上午10点,阳光洒满锡林南路小学,学生们在操场上尽情奔跑、嬉戏。该校采用“3+1+1”和“4+1”的活动模式,确保学生每天综合锻炼时间不少于2小时。除了常规体育活动,学校还引入了《健身气功・明目功》,帮助学生缓解视疲劳。
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于玲玲是该校指导教师,她表示:“经过科学研究发现,青少年版明目功在减缓学生视力下降、提高眼睛调节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学校体育教师王强说:“自从开展阳光运动以来,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明显提升,不少学生的视力状况也有所改善。”
课间,学生们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户外活动替代了教室静坐,为近视防控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环境 打造护眼空间
走进北大金秋·呼和浩特赛罕区实验学校,教室里光线充足,照明卫生达标,墙上张贴着眼保健操示意图和视力检测表。“我们一直致力于改善校园视觉环境。”该校陈副校长说。
记者了解到,赛罕区在近视基础防控体系建设上不断创新。各学校着力完善视觉环境,确保教室光线充足,照明卫生达标。下一步,赛罕区将大力推动近视防控关口前移工作,计划为104所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建立视力筛查电子档案,并通过游戏化、饮食干预等方式培养幼儿健康用眼习惯,用心呵护孩子的视力。此外,还将持续推进《多措并举、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三年行动方案》,构建从教室到家庭、从校园到社区的视力健康生态圈。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安娜)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魏颖
丨审核:舒雨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美好生活都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光荣属于每一个挺膺担当的奋斗者。从5月2日开始,《焦点访谈》推出特别节目《致敬奋斗者》。“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全社会要学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五一前夕,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范淑雲为切实提升幼儿园应对突发暴力事件的能力,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2025年4月25日,德清县第二实验幼儿园联合县特警大队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反恐防暴安全演练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专业指导和实践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校园安全防线。活动伊始,特警队员首先为教职工进行了专业培训,详细
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表彰了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桂林4人受到表彰,包括3名全国劳动模范和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 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分别是: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智造专家,工程师、特级技师蒲鹰
4月24日下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当天正是中国航天日,中国载人航天在“东方红一号”发射55载之际,开启了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群由学而思大科学的亲子家庭组成的观礼团,在现场集体见证了这一重大时刻。与此同时,一场教育实验也在现场悄无声息地进行中。这场实验的核心,
极目新闻通讯员 胡鑫 司徒民媛在湖北商贸学院,提及黄金金老师,师生们总会联想到“学霸班”“零挂科”“包就业”等关键词。这位扎根辅导员岗位18年的中共党员,以智慧与坚守点亮无数学子的成长之路,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书写着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担当。创新育人模式,助力学子成才早在2010年,黄金
驻马店网讯(通讯员 陆若希)为全面了解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近日,市中医院体检中心应邀来到驻马店城南高中,开展了2025年春季学生健康体检活动。本次体检覆盖全校学生,体检项目按照教育部门及学校对中小学生体检项目要求进行体检,并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市中医院体检中心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