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人的“迎神”/图源受访对象
封面新闻记者 林梦晴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晨雾未散,当鞭炮声在乡间小镇响起,闽南人要完成一场慎终追远的仪式。
村中老人早早起身,在家族祠堂指挥年轻一辈摆放祭品——用艾草和糯米糅杂而成的清明粿、寓意吉祥如意的红龟糕……三牲五果次第摆开,再斟满三巡高粱酒。长辈立于祖先牌位前,点燃三炷香,鞠躬敬拜。祠堂外,烧纸炉焚起青烟,妇女们掷入纸钱,祖辈的名讳隐现在“护佑平安”“健康顺遂”的祭词中。对先人的挂念、现实的忧思……在香炉中燃作一团。
当地人描述,这场仪式名为“迎神”,意在邀请祖先灵魂随子孙后辈同去墓地祭扫。
抬着祭品,沿山路蜿蜒而上。因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名,闽南人的墓地也多依山傍水,当地人认为如此选址能福荫后代。
闽南人讲究,祭祀之事,必须恭敬有序。当地人介绍,祭扫的第一步是"修坟",清理坟头杂草,培上新土,墓碑字迹模糊处需描红。在闽南习俗中,清理时不可用脚踩踏坟墓或墓碑,会被视为不敬。第二步是贡品摆放,五果六斋、三牲或五牲……殡俗中的食材宜忌,常与闽南语双关,如豆干做大官,肉丸中状元一类,为的是讨口彩。随后按辈分长幼依次上香,先拜“后土”(土地神),再拜祖先。"压墓纸"是整套仪式的收尾,在坟头摆上“五色纸”(黄、白、红、绿、蓝),石块压住四角。象征修缮房屋,寓意家族兴旺。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与公认的清明时间不同,许多闽南地区选在农历三月初三进行扫墓祭祖,如泉州南安一带。
据《台湾风物志》记载,三月初三祭拜的风俗始于郑成功起兵之初。郑成功曾为实现反清复明、收复台湾,率兵驻扎在闽南沿海。传说清明节时,他见当地人扫墓,认为“清明”二字清在明前,大不吉利,故下令全体军民改在农历三月初三祭祖。
数百年来,闽南人俗称三月初三为“古清明”,将集节气和节日于一体的“清明”称之“新清明”。
接小孩 买菜做饭 辅导作业这些看似普通温馨的日常却是江西省瑞昌市金岭村村民陈晓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生活16岁外出务工婚后一双儿女留给年迈的父母照顾这是陈晓庆的故事更是千万农村留守家庭的缩影瑞昌市人社局干部走访摸排发现全市因照顾小孩、老人等原因有就业意愿却未就业的女性有2200余人主要原因就是上下班
牡丹花开,洛阳沸腾。 正是一年赏花季,清明假期329.95万人次游洛阳。社交平台上,这几天“洛阳牡丹甲天下”话题播放量达14.9亿次,汉服与花海霸屏热搜。 流量狂飙背后,旅游人均每次花费这一数据值得深思,从文旅流量城市到文旅消费强市,洛阳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牡丹开了,洛阳拼了 在刚刚过去的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纪检监_廉讯】“今天都谁值班?值班人员都在岗吗?清明期间有没有发生什么突发事件?”“村干部、基层‘两员’要认真落实值班制度,随时做好应急准备。”……清明假期,崔村镇纪委对镇域行政村值守和防火禁烧等责任落实情况逐一开展专项督查。镇纪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采取“随机抽检、动态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白昊天)4月8日,蔚来汽车发布公告,宣布处理涉及“清明换电”海报内容不当的相关员工。企业对某区域公司区域市场专员林某某、乐道品牌与传播部区域市场团队王某做劝退处理;给予该区域公司的区域市场团队负责人陈某某、乐道品牌与传播部区域市场团队负责人沈某某、乐道品牌与传播部负责人纪某“严
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清明假期期间,全国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市场供应货足价稳。以旧换新持续显效。假期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信器材、汽车销售额分别增长21.6%、15.1%和8.6%。今年年初至4月6日,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68.3万份,汽车置换更新申请136.9
驻马店网讯(记者 黄育南)近日,市中心城区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驻马店实验小学召开主题班会。通讯员 李鹏飞 摄各学校召开清明祭英烈主题班会。班会上,学生通过讲述革命先烈故事、观看红色影片等形式,进一步了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