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临川区人民政府_动态新闻】
随着信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经营主体因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导致的融资受限、招投标资格丧失等问题日益凸显。传统信用修复需企业自行申请、提交多项证明材料、多部门跑动,平均耗时5个工作日。对此,临川区市场监管局以“刀刃向内”的改革精神,推动信用修复流程重塑,创新推出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信用“无感修复”服务模式,经营主体最快5分钟即可完成信用修复,实现对经营主体“行政处罚-合规指导-无感修复”“全链条”闭环管理。
强部署,筑牢信用 “无感修复” 根基。临川区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优化信用修复管理的通知》《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5条措施》等文件精神,结合临川实际,制定《临川区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处罚信用信息“无感修复”工作方案》,要求局属各执法办案机构对达到公示期限和满足信用修复条件的经营主体主动开展信用修复提醒、指导和服务,并作为经营主体的授权委托人、经办人帮助其提交信用修复申请。3月25日,临川区市场监管局召开“信用修复专题培训”,详细讲解了信用修复文件依据、修复条件、公示期限、修复材料、操作流程等内容,明确了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无感修复”服务,为工作人员服务经营主体打下坚实基础。
优服务,推动信用 “无感修复” 落地见效。临川区市场监管局依托业务系统筛选出符合信用修复条件和达到最短公示期的经营主体,多措并举为经营主体做好信用“无感修复”服务。一是短信告知。通过联通公司向失信经营主体发送信用修复短信提醒,告知经营主体临川区市场监管局推出的信用“无感修复”服务,可前往属地市场监管分局享受免费信用修复服务。二是上门服务。工作人员实地走访经营主体,现场指导其填写信用修复文书,并作为经办人帮助其提交信用修复申请,真正实现经营主体“零跑腿”。三是远程修复。经营主体无需到现场,只需通过彩信、微信、邮件等方式提交材料,工作人员即可帮助完成后续流程,实现被处罚经营主体修复信用无需现场申办、无需繁琐流程、无需来回跑动的全流程“无感化”。2025年1-3月,临川区市场监管局共办理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106次,同比增长2550%。
通过推行信用“无感修复”工作机制,临川区市场监管局实现信用修复服务从“人工挂号”升级为“智能体检”,企业仅需“一键确认”即可完成信用重塑。下一步,临川区市场监管局将以信用“无感修复”服务为抓手,继续秉持“有感服务、无感修复”理念,不断健全完善信用修复机制,为全方位营造优质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幸福感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 临川发布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号称“非洲手机之王”的传音,正面临着近年来的最大市场挑战。2024年第一季度,传音的手机出货量达到2850万台(占全球9.5%),首次跃升至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厂商,超越OPPO和vivo。一年之后,根据IDC和Canalys的统计数据,传音均未被列入前五,归入"Others"类别,一季度销量低于22
4月25日,瑞幸咖啡新疆市场迎来十店同开,门店分别位于昌吉、喀什和伊犁三地,将为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日消费市场注入新鲜动力。本次新疆三地十店的开业,是瑞幸咖啡深化新疆布局、持续拓展西部市场的又一成功实践。自去年五月进入新疆以来,瑞幸咖啡在新疆门店数量已达到65家,其中乌鲁木齐门店55家。据悉,本次瑞幸咖
民营企业布局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参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再进一步。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若干举措》)。今年2月,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结合能源发展新形势与变化,国家能
“五一”选购新绿茶作伴手礼可通过“看闻捻品”辨识优劣;外出就餐,用餐前先检查盘子、杯子等餐具是否干净。临近“五一”小长假,购物、聚餐、走亲访友将迎来小高峰,为保障三地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假日消费环境,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消费提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这句响彻大街小巷的广告语曾让金利来成为中国男装市场的标志性品牌一条金利来领带曾经是许多男士踏入社会后为自己添置的第一件行头如今,这个陪伴消费者半个多世纪的老牌服饰企业即将告别资本市场金利来日前发布多则公告,披露私有化的最新进展,公司预计将于2025年7月2日正式撤销上市地位,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失信名单人数实现10年来首次下降。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39.42万人次,同比继续下降9个百分点,同时人民法院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失信名单人数延续2024年的负增长趋势。通过惩治失信和规范执行齐头并进,人民法院助力经营主体乘“信”再出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