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台北4月9日电(记者 刘斐、杨晓静)清明节后,春和景明,台湾新北市坪林区的茶农陆续开采春茶,开启“茶乡”的一年之计。
坪林峰峦叠翠,茶园绵延起伏。得益于气候温湿、云雾弥漫、雨量均匀,这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孕育着优良茶树,更厚植了丰富的茶文化。“依茶而生”的当地,逾八成居民是茶农,而文山包种茶的产制和销售是重要经济来源。
“北包种,南乌龙。”坪林区农会总干事林文恭说,台湾茶不止有中南部的高山乌龙,还有北部的文山包种茶。
文山包种茶是盛产于台北文山地区的包种茶,外观呈条索状、色泽墨绿,冲泡时香气清扬,茶汤蜜黄、清澈回甘,兼有“香、浓、醇、韵、美”五大特色。曾经,坪林属于大文山地区。
据介绍,约150年前,福建安溪茶商王义程仿武夷岩茶制法制成安溪茶,再以两层毛边纸包成长方形的四方包,内置四两茶叶,最外层印上茶名及商号。该茶由此得名“包种茶”。
林文恭说,台湾包种茶就是从福建引入的,而现在台湾的制茶师傅也会到大陆进行茶树修剪管理、古法制茶等方面的交流研讨。
坪林区商圈发展协会理事长高明富介绍说,为了适应当地土质与环境,坪林茶农不断通过嫁接和育苗的方式,把当年从福建来的茶种进行改良,不但提高了产量,也衍生出了多样的茶品。
坪林的包种茶一年约有五次茶期,春夏秋冬皆可采摘,而季节不同孕育出的茶叶口味不同。采制包种茶有六个步骤,分别是采摘茶菁、日光萎凋、室内萎凋、炒菁、揉捻、干燥。制成的文山包种茶是半发酵茶,尤重香气,亦称“清茶”。
来到坪林区大林里,满目生绿,茶树一垄垄沿山势向上铺展,茶园中有工作人员检修安设环境监测设备。远山云雾缭绕,河溪清绿缓流,鹭鸟或栖或翔,由于坪林全域都是水源保护区,这里的茶树只能使用最低限度的化肥与农药。
大林里里长李秋胜说,茶产业是当地居民的生存命脉,而茶的品质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会自觉爱护自然环境”。
据悉,坪林采制茶叶已有九成实现机械化,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目前绝大多数产量供应岛内市场。高明富表示,因为需求量有限,茶产量也无法扩大,以小农为主体的坪林茶农收入难以提高。
多年来,高明富经常赴大陆参加各类茶博会和展销会,希望为坪林打开大陆市场,但他总觉得“百闻不如一见”,“如果大陆客户能来产区亲身考察一番,对坪林茶的感受肯定不一样”。
然而,民进党当局自疫情后单方面全面禁止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至今仍未恢复,致使岛内基层民众和业者利益受损。
作为台北“后花园”,坪林距离都会区仅约30分钟车程,是登山、健行、露营等休闲旅游好去处。高明富说,坪林观光资源主打自然疗愈,很适合大陆个人游旅客深度体验,而大陆游客购买力强,对当地丰富多样的茶产品销量会有巨大提振作用。
近年来,坪林深度挖掘茶产业,开发了茶香口味蛋卷、包种茶糖、苦茶油、茶籽洗洁精、包种茶皂等茶产品。高明富说,两岸有同根同源的茶文化,在茶产业方面的交流合作,可以实现共赢共利,而且还能把茶文化这种中华文化重要载体推广到全世界。
来源:新华网
14日,第二届“海峡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福州启动,聚焦数字经济、生物科技、先进制造、现代农业与食品、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全球青年英才发出“招贤令”。本届赛事设置三大赛道:“职等你来”就业赛道发布优质企业部分招聘需求,参赛选手在线提交求职简历;“非你莫属”命题赛道聚焦技术难题、科研攻关和技
据台湾《中国时报》4月8日报道,美对台祭出32%“对等关税”,台当局发展委员会前主委林祖嘉7日建议当局尽快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或与其他国家研议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取代美国市场;同时设法改善两岸关系,让大陆重新成为台湾的市场。台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前负责人尹启铭也认
新华社台北4月9日电(记者 刘斐、杨晓静)清明节后,春和景明,台湾新北市坪林区的茶农陆续开采春茶,开启“茶乡”的一年之计。坪林峰峦叠翠,茶园绵延起伏。得益于气候温湿、云雾弥漫、雨量均匀,这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孕育着优良茶树,更厚植了丰富的茶文化。“依茶而生”的当地,逾八成居民是茶农,而文山包种茶的产制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梁奇慧4月7日,网传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竹山村一民宅出现屋顶塌陷,大河报《看见》记者从安溪县委宣传部处获知,6日凌晨屋顶塌陷后7人被埋,已全部送医,目前6人已出院,1人仍在住院观察。亲历者小林告诉记者,受损的民宅是其爷爷辈年轻时建的一栋土房子,房龄可能已超过60年,被埋人员均
【来源:大江网】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清明,春回大地,正是人们踏青、祭祖的时节,但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为切实保障森林资源安全,杜绝火灾隐患,江西飞行学院所属赣江通航公司积极行动,放弃假日休息,利用飞机在4条重点航线上,开展大面积、高频次航空护林工作,为林区安全保驾护航。赣江通航公司拥有一支经验
为弘扬优良传统、倡导文明新风,防范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民联镇积极开展文明祭祀及森林防灭火宣传工作,不断完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体系,全方位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防线。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镇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率先垂范,深入一线,实地查看重点林区、进山路口等关键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