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为优化创业政策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支持。近年来,我国创业生态不断向好,经营主体活力竞相迸发,创业质量也稳步提升,新动能加速集聚,正是创业支持体系发挥作用的体现。
我国创业政策框架日臻完善。2024年出台的《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募投管退”各环节,引导保险资金、银行资本等长期资本进入创投领域,建立创业项目与投资对接机制,为硬科技企业成长注入动能。此次发布的《意见》进一步提出构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四创联动的支持体系,助力政策从碎片化向系统化升级。
各地相关支持政策也纷纷出台。例如,多地允许高校毕业生“零首付”注册公司,简化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北京加强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建设,为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不超过3年的场地支持;深圳提供“一张办公桌、一间办公室、一层办公楼”的乐业办公体系,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重大帮助。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协同发力,使我国创业培训特色鲜明,创业服务覆盖广泛,创业孵化能力增强,创业活动丰富多彩,全链条创业支持体系已经建立。
也要注意到,创业者仍然面临多重障碍和挑战。政府过度干预与监管缺位并存,市场机制作用受限情况时有发生。政策执行上,“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依旧存在,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还存在被隐性歧视和差别化对待的情况。创业培训和创业活动数量虽多,但普遍缺乏效果评估和长效机制。区域发展上,中西部创投资金长期规模偏小,国内各城市揽才竞争激烈,加重了欠发达地区创业企业人才流失问题。资金上,创业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民间投资有待提振。观念上,社会价值导向偏差凸显,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较低。
继续推进全链条创业支持体系建设,一方面,要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尊重市场的力量,尊重创业企业演进的规律,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推动执法行为常态化和规范化,健全民营企业投诉维权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使各项创业支持政策真正落地生根。建立创业培训和活动效果动态评价机制,以及后续的长效追踪机制,确保创业培训活动的持续开展和质量提升。加强区域间协作与帮扶,促进优质创业资源、产业项目双向交流,支持不同地区开展共建共享,推广“飞地孵化”、设立分园等模式,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和合作机制。建立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联盟,扩大中西部创投资金规模,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进一步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创业主体金融支持力度,也要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政策支持,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另一方面,确保创业支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提升社会对创业的认可度。广泛开展创业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对优秀创业者的宣传,培养公众的创新思维,营造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松博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5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据了解,民营经济促进法创下多个“第一次”,其中,第一次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即“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作出规定,第一次对民营经济的地位作出规定,同时也第一次规定“促进民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4月30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施行。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如何起草制定的?这部法律作出了哪些重要规定?法律的实施将会对民营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作用……在国新办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全面提升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近期,安徽省全椒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以“问需求、解难题”为切入点,陆续深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宣传“进企业”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主要以问卷调研、电话访谈、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县内高新技
近日,在天津滨海高新区信创产业局和南开海关的联合帮扶下,天津极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豪科技”)首批出境加工芯片在天津国家芯火双创平台(以下简称“芯火平台”)顺利通过检测。这不仅是天津落地的首单集成电路出境加工业务,也是海关和地方政府在监管和服务企业协同创新方面的一次合作探索,为天津信创产业高质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央行发布包括降准降息在内的3类10项重磅举措,金融监管总局发布8项增量政策,证监会官宣《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多项资
《南宁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近日印发,从支持低空经济企业落户、支持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开通商业化常态化飞行航线、鼓励拓展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支持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适航取证奖励、支持营造低空经济发展生态、加强低空经济产业金融支持、发挥国企作用加大国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