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天演出55场,“吉祥鸟”从申城起飞,将春之气息送往日本28个都道府县30座城市。4月8日,上海歌舞团出品的舞剧《朱鹮》亮相北海道札幌文化艺术剧场hitaru,迎来这部舞台精品的第400场纪念演出。
作为剧组代表,总编导佟睿睿走上舞台,接过巡演主办方日本民主音乐协会送上的鲜花,与全场2300多位观众共同见证这一特殊时刻。“很高兴看到,新一代‘鹮仙’、‘樵夫’已经成长起来,相信《朱鹮》一定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朱鹮》的艺术生命不会止步,相信它将继续飞翔,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艺术桥梁。”佟睿睿说。
这是《朱鹮》第四次出访日本,到本轮巡演结束共计将在日演出135场。该剧还登上了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及波士顿博赫中心的舞台,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动注脚。《朱鹮》为何受到海外演出市场的青睐?或许我们可以从日本观众的留言中找到缘由——“《朱鹮》的演出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和自然的伟大。它超越了语言的界限,直抵心灵。”
展现生命灵动
2月19日,上海歌舞团携舞剧《朱鹮》从千叶县市川市文化会馆起步,开启了牵动热心的新一轮日本巡演。“首演谢幕时,纱幕升起,舞台昼亮,终于能看清剧场里满满当当的观众了。”首席演员演员于婷婷参加了全部四次舞剧《朱鹮》赴日巡演,她感慨地说:“前几排观众一边擦拭着眼角的泪水,一边伸出双臂热情鼓掌。那一刻,我的眼泪控制不住,大颗大颗往下落。”
在埼玉县的大宫索尼克城,第二站晚场演出结束后,演员们坐上了回酒店的大巴车。突然,舞蹈演员陈子薇从口袋捧出了一大把糖。走出剧场时,她遇见了一位老奶奶,对方不仅塞给她糖果,还一直用日语说“谢谢、谢谢”。
类似的场景,在《朱鹮》的巡演途中重复发生着。“《朱鹮》演员们的演技精湛,鸟儿和演员好像成为了一个整体。”一位70岁的观众坦言,自己被意境深邃的中国舞蹈深深打动:“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全世界进行展示,让我们为濒危朱鹮的复活喝采!”也有观众表示,“《朱鹮》的表演唯美而精彩,但剧情让我感到痛苦。有些人类为了私利伤害了大自然,需要更多时间来补偿。”
《朱鹮》的创作灵感源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中拯救朱鹮的故事。制作人、艺术监制陈飞华回忆说:“当我们看到朱鹮这一度濒临灭绝的鸟类重新焕发生机时,深受触动,决定以舞剧的形式,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创作初期,上海集结顶尖主创团队,多次赴陕西洋县和日本佐渡采风,近距离观察了解朱鹮的生活习性,最终提炼出“涉”“栖”“翔”的独特舞蹈语汇。
“有一次,一只朱鹮在湖边翩翩起舞,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生命的灵动与自然的和谐,这成为了我们舞剧中的一个重要灵感来源。”总编导佟睿睿说。时至今日,上海歌舞团副团长、荣典首席演员朱洁静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和“朱鹮”面对面,“那是一只名为‘阿金’的朱鹮标本,它的眼神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承载独特记忆
4月初,《朱鹮》飞临新潟县佐渡市,这里是日本朱鹮保护与复育的核心地区。通往新潟的新干线列车名称就叫“TOKI”(朱鹮)。舞剧《朱鹮》第三次来到新潟县演出,距离上一次正好十周年,在新潟Tersa的演出票早已售空。许多白发苍苍的长者相互扶持前来,也有不少全家老小集体出动。“看到鹮鸟倒地的那一刻,我回想起日本最后一只本土朱鹮‘阿金’死去时,母亲得知消息,哭了整整三天。”佑美走出剧场时,言语中仍有些哽咽。中国驻新潟总领馆为此设立“纪念中日朱鹮保护合作40周年图片展”,朱鹮物种存续的故事在两国的不懈努力下,升华为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篇章。
《朱鹮》的每一场演出都承载着独特的记忆。2014年10月,该剧在日本东京五反田剧场完成首场演出,以“群鹮舞”的震撼画面首次叩响国际舞台。2015年12月,该剧在上海大剧院迎来了第100场纪念演出;2025年4月8日,舞剧《朱鹮》在日本巡演中达成了400场目标。此次巡演,上海歌舞团启用了周晓辉与梁鑫、毕然与方文、徐莹与杜亮等三组青年演员作为舞剧主演担当,展示中国青年文艺人才的昂扬活力和艺术实力。
周晓辉说:“我以‘鹮仙’的身份登上日本舞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肯定。伴随着天晴雨落和巡演迁移,内心是充盈的,在舞台上是幸福的。”毕然表示:“演出结束后,那如雷般的掌声、欢呼声,还有经久不息的喝彩,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艺术跨越国界的强大感染力。”“当我站上舞台,那束追光洒落在身上,那一刻,我仿佛真的成为了那只‘吉祥之鸟’。”徐莹说。
记者获悉,《朱鹮》的精彩旅程还将继续,并将与大阪世博会联动,向世界展现中国风采,传递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美好愿景。“作为上海出品的文化名片,舞剧《朱鹮》向海外观众展示中国魅力,传递中国人民关注环保、关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平友好理念。”上海歌舞团团长王延认为,打造传世精品要依靠代代传承,以最严谨的态度将艺术发扬到极致。“感谢所有守护《朱鹮》的人,孜孜求索升华舞蹈艺术魅力,成为跨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文化使者。”
今天13时57分,正式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虽然“立夏”二字自带夏日滤镜,但是立夏并不等于入夏,申城的天气还没完全切换到“高温模式”。根据上海地区入夏的标准——立夏后,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22℃,上海常年平均的夏天通常要等到5月24日。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意为开始,“夏”在
海报新闻记者 杜郑敏 报道“AI一分钟生成的旅游攻略,没想到比本地人推荐的还详细”“挑战让AI来安排一场随机旅行”“我愿称之为打工人旅游的懒人神器!”今年“五一”假期,用AI做旅行攻略成了许多年轻人的热门选择。社交平台上关于用AI做旅行攻略的帖子贴心攻略,“旅行规划智囊团”受宠爱“五一”假期前夕,济
即将过去的五一长假,马术迷们在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享受了一场饕餮盛宴,在场内目睹全球最顶尖骑手和赛马的携手表演。已八次举办的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在场外同样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据统计,赛事举办三天合计入场观赛约2.3万人次,超越了去年的2.2万人次,票房较去年提升约30%;入场观众中10%来自境外
5月3日,《人民日报》第8版副刊版刊发了著名女演员宋佳所写的文章《与她们在光影中相遇》。在这篇千字长文中,宋佳分享了她在《山花烂漫时》《回响》《我和我的祖国》《好东西》等影视作品中,塑造多位“闪闪发光的女性角色”的经历与感悟。宋佳表示,作为演员,她非常幸运,可以借助光影艺术“与无数女性相遇”,而自己
五一假期首日,外滩等上海热门景点再次迎来大客流,晴好的天气让不少中外游客踏上外滩步道欣赏浦江两岸美景。五一假日,举家出游,上海外滩仍是首选。在不少游客心中,去过外滩,才算来过上海。宽大的外滩观景平台已经被游客填满,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民警值守在各个人流密集的过街路口,保障游客安全出行。走下平台歇脚的
“雪山软黄金”牦牛肉,富含20%优质蛋白;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草甸的藏羊,肉质细嫩;被誉为“谷物瑰宝”的青稞,膳食纤维含量是小麦的10倍;柴达木黑枸杞的花青素含量是蓝莓的20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90%的双低油菜,国内出口规模最大的冷水鱼龙羊峡三文鱼……奥运冠军、女子竞走国家教练员切阳什姐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