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4月10日,重庆日报新重庆客户端“人民来信”融媒交互应用平台发布3月网上群众工作大数据。3月,共收到来信449件,26个区县通过平台回应群众关切。
网群工作大数据
这些领域最受关注
从来信领域上来看,住房、交通、消费、城建、环保方面来信数量位居前五。其中,违规搭建、用水用电等住房问题最受群众关注,关于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相关问题的投诉和求助是交通的热点。
3月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月的缘故,消费跃居至领域第三位,其中虚假宣传、受骗维权成为群众的关注热点。
3月,渝北、合川、九龙坡等26个区县以各种形式通过“人民来信”回应群众关切。其中,北碚、渝北、两江新区三个区县来信最为活跃,渝北、合川、九龙坡三个区县回信最为活跃。
3月,新重庆客户端网友通过“人民来信”平台积极投递“人民建议”,平台收到优质建议133件,聚焦民营经济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释放消费活力等。如,“对民营经济企业贷款给予一定的贴息支持”“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研学合作,培养企业‘预备军’”“在解放碑等热门商圈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西部数据交易中心,推动公共数据向民企开放共享”“通过回访督促落实消费者赔偿”“推行缺陷商品召回‘一件事’办理”等优质建言。
其中,“消费”“维权”“民营经济”“靶向监督”“调解员”“企业家标杆”“食品安全”“抽检”“赔偿落实”“商家失信名单”等成为3月“人民建议”热议词。
推出多项征集活动
受到网友热切关注
全国两会之际,“人民来信”平台推出“人民来信@代表委员 新愿景 请代言”意见建议征集,邀请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入驻成为人民来信特邀督办员,与广大网友交流互动,凝聚民意、听取民声、汇聚民智。初步统计,该系列产品全网传播量达500万+。
3月6日,新重庆客户端“人民来信”平台联合“记者帮·全国联动帮”14家省级新闻媒体力量,推出3·15特别新闻行动,为群众解决消费维权难题,捍卫合法消费权益,第一时间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联动全国媒体追踪调查,并且携手消协、法律专家、监管部门共同行动,推动消费环境持续改善。
有回应
这些事解决了
3月,“人民来信”平台将来信转办至相关单位,依托重庆日报新重庆客户端,充分发挥平台作为联系群众和政府部门的桥梁作用,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工作质效持续提升。
如,巴南区在收到“一小区业主违建毁绿”来信后,立即到该小区相应楼栋进行了现场核实,发现情况属实后,对当事人进行了当面制止并责令在期限内完成整改,恢复原貌。如业主仍然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则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直至消除违建恢复原貌。
潼南区在收到“一小区有人饲养大量鸽子影响其他业主生活”来信后,潼南区体育局联合多个相关部门开展现场调查,在查明情况属实后,与涉事人员多次进行沟通引导,并要求饲养者本人提交相关材料及整改到位,后续也将切实加大整改的督促与监管力度。
沙坪坝区在收到“半山崖线入口无公厕且龙泉洞公厕半年未启用”来信后,说明了入口处公厕的位置,同时也解释了龙泉洞公厕刚完成土建工程将于3月内对外开放使用的情况。3月27日,“人民来信”平台工作人员实地走访,发现公厕确实已完成建设正常对公众开放,并收到了来信人的“点赞好评”。
原稿点击:“人民来信”平台发布3月网群工作大数据:推出多项征集活动 受到网友热切关注-重庆日报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汇聚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磅礴力量。”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100年来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充分肯定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会在
眼下正是农忙时节,连日来,位于蒲场镇洛江社区田湾组的大葱基地里十分火热,只见群众正利用好天气紧张有序地移栽葱苗,每一株葱苗都承载着大家对丰收的期盼,忙碌的身影与葱田里的绿意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走进基地,葱香和着春风扑面而来,只见打梗机在地里往来穿梭,工人们正蹲在田间忙着移栽葱苗,随着铁锹轻翻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夏旭东 李琼)“有了你们的统筹和指导,这些重大活动可以放心地举办了!”3月12日,房县西关老街文旅有限公司来到县综治中心送上一面锦旗,对中心提供的风险评估等服务表示感谢。房县西关文旅有限公司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送上锦旗。通讯员供图在房县,遇到问题到综治中心“找个说法”,
利用人的猎奇心理,将牢狱经历作为“个人特色”大肆炫耀炒作,以达到“吸粉”“引流”的目的,这样的行为定会遭到人们的反感与抵制。2018年,四川绵阳女子卿晨璟靓因参与“酒托”诈骗被通缉,反而因通缉令上的高颜值照片走红。近日,记者发现,服刑完毕的卿晨璟靓已成为网络主播,不过4月27日已被封号。4月27日,
4月27日,海南舰圆满完成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舰艇开放日活动,在当地党政机关及群众的热烈欢送下返航。作者:甘俊 黄广 叶力 吴楠 吴文哲 盛宇 朱跃龙 宋韦均
人民日报记者 巨云鹏在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的社区食堂取好餐,戴上头盔、跨上电瓶车,记者不久前亲身体验为社区老人送餐。“老年人吃饭比较早,一般早上10点多就陆续给他们送了。”来自湖南的小伙夏亮说,他在上海做外卖员已有一年多。日常接单配送之外,他还参与了外卖平台饿了么与普陀区合作的为老服务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