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在丹寨县龙泉镇的排牙村里,杨光益夫妇仍然在自己的工坊里忙碌,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制作苗族传统芦笙,用双手和匠心传承着这项古老的传统制作技艺。
这些天,该工坊正加班加点赶制年初接到的芦笙订单,从选材、烤料、打磨到装簧片、试音、组装,每道工序都“精雕细琢”,确保出手的每一把芦笙都品质上乘。近年来,凭借着精湛的工艺,他们的芦笙闻名于周边县市。
丹寨县龙泉镇排牙村村民杨光益说:“今年年后我们接有200多把的订单,做都做不过来,五一节我们没放假,都一直还在加班来做,今年年底都做不完。做完这批芦笙,应该有个10多万的收入。”
排牙村是远近闻名的苗族芒筒芦笙制作技艺之乡,古老的技艺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因此当地的男子都是芦笙“行家”。18岁时,杨光益便跟随舅舅一起学习这门传统手艺。芦笙制作工序繁杂、工艺考究,通常需要两年才能入门,年轻的杨光益潜心钻研技艺,不到一年便可独立制作芦笙。
丹寨县龙泉镇排牙村村民杨光益说:“做芦笙比较难每个步骤都不能有差错,要是一个步骤出差错的话,那这把芦笙基本上就报废了,用不了,所以做芦笙要比较细心才能做成。”
杨光益与妻子汤治芬因芦笙而结缘,婚后,为兼顾家庭与生计,汤治芬选择与杨光益一同学习芦笙制作。起初仅为补贴家用,但在学习过程中,她逐渐被这项传统工艺的魅力所感染。最终,夫妻二人决定共同经营芦笙工坊,将这份技艺传承下去。
汤治芬说:“还没认识的时候,都说排牙人会吹芦笙,后来认识他了,觉得他吹芦笙还可以,有点共同的语言了,也是因为吹芦笙的原因,看到他帅,才走到一起。”
近年来,这项传统技艺逐渐走出村寨,走进校园,走向更广阔的社会舞台,其独特制作工艺与民族文化内涵,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传承芦笙的演奏与制作技艺。
汤治芬说:“以前的芦笙都是在民间上、社会上,现在芦笙已经逐步走向各个校园,也走向全国各地,现在的订单比以前越来越多,我们都忙不过来,现在的芦笙不仅仅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相信我们的日子会像芦笙一样,越过越红火,越过越响亮。”
杨光益说:“现在有很多小一辈的娃娃来跟我学做芦笙,我觉得很开心,很欣慰,希望他们把这个芦笙,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这是我一直坚持在做的原因。”
供稿 丹寨县融媒体中心
一审 刘珺珺
二审 石开恒
三审 王 勇
五一期间,在丹寨县龙泉镇的排牙村里,杨光益夫妇仍然在自己的工坊里忙碌,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制作苗族传统芦笙,用双手和匠心传承着这项古老的传统制作技艺。这些天,该工坊正加班加点赶制年初接到的芦笙订单,从选材、烤料、打磨到装簧片、试音、组装,每道工序都“精雕细琢”,确保出手的每一把芦笙都品质上乘。近年来,凭
5月2日,时值春夏之交,“五一”劳动节迎来旅游小高峰。一场舌尖上的盛宴——“寻味新安所·厨王争霸赛”首届“新安宴”美食文化嘉年华活动,在蒙自市新安所街道启幕。活动以洞经音乐展示、文艺表演、厨艺大赛、美食分享、为主题,让大众享受了一场美食和视听的盛宴。蘸水卷粉、粉蒸肉、青蚕豆凉粉、冰镇石榴花……从鲜香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晨辉4月30日从温州出发,5月1日11时抵达新疆阿克苏,随即赶往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在完成了4例高难度心脏手术后,5月2日上午返回。这是温州医生吴连拼的“五一”,尽管非常忙碌,但想到此行能够守护更多阿克苏群众的“心”,他觉得非常值得。49岁的吴连拼,现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
现在这年头想吃个人气网红餐厅都得提前预订“五一”将至你的住宿订好了么?作为旅程中最关键的一环住得好不好决定了体验感一码游贵州×百姓关注联合出品《贵州度假地图》都是贵贵摸着良心的输出实测过且真诚点赞的精品民宿希望给要来贵州旅行的你提供一点点提示和帮助贵贵给大家特地挑了几个品质又好还有房的民宿乡野田园、
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4月27日在青岛揭晓。颁奖仪式上,即将上映的新片剧组们集体登台为自己的作品作宣传。还在犹豫这个假期看什么?来听主创们的推荐吧!这部由邱礼涛执导的金融犯罪大片,将镜头对准了暗流涌动的资本市场。刘德华、欧豪、倪妮、黄奕等实力派演员同台飙戏,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金融较量。该片由易小星
#发热咽痛起红疹小心是猩红热##女子上公厕染上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出国归国人员需警惕疟疾,冷热交替症状易与感冒混淆!……近期,部分与传染病相关的话题频上“热搜”, 呼市已有人中招!不久前,市民黄先生在朋友圈发文孩子全身发热、起疹子,满身都是!手部还出现了脱皮,自己以为给孩子穿多了,捂出了痱子。去